找到相关内容312篇,用时54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中国佛教慈悲济世的理念与实践

    就大乘佛教而言甚至是首要条件。大乘佛教认为佛陀的根本精神并不是教导众生只为自己的利益着想,成为一个独觉的,而是要悲悯众生,与众生一同获得解脱的途径。因此慈悲利他才是佛陀的本怀。 慈悲...恶报”的福祸观,这样原始佛教的慈悲观在中国也发生变化。以功德福田思想为指导的慈悲布施行为的兴起,成为南北朝至明清佛教慈善事业的直接起因。   二、当代佛教与慈善事业   中国佛教以“庄严国土...

    根通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04144053.html
  • 略谈佛教人生观与真快乐之道

    而要“铁肩担道义”,不可只做独善其身的“”。大乘菩萨“众生无边誓愿度”,“我不入地狱,谁入地狱”的誓愿就是最好的说明。佛教还观照到五蕴和合之人身亦是因缘所生法,乃即“空”即“假”的短暂存在。如此...,常人观念中若想真正得到快乐,至少需要满足以下三项条件:其一、人生观价值观适宜,不顾虑过去并对现实际遇随所来处即得安定,知足常乐,心态宁静,不怨天尤人,烦恼少,对内无忧;其二、世界观宇宙观合理,相信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02145502.html
  • 关于福报

    并重,没有空慧,则渡生易染著世间诸相,若没有相法,则易陷入小乘境界,也没有渡生的能力。菩萨道之最重要课程,除修“空观”外,亦要修习相法的“如幻三昧”。   十、结语   笔者自身的修持还很差,...证即可知。   故笔者在此提醒各位,修行不要只顾修空,福报亦要兼顾,以便来日行菩萨道渡生时有足够的资粮。   五、佛力治病的问题与福报   笔者在上期药师山通讯中谈过,佛菩萨治病不成功的原因之一...

    紫虚居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20145741.html
  • 一封大觉者的遗嘱

    的工作,只限于自觉,而无普遍觉的思想行为。这种自觉思想行为,在佛经中被形容为“小车”、或“”。佛陀大慈大悲,大愿大力,以自觉而遍觉法界一切事相,利济一切众生,所以称遍觉。  觉行圆满,又...、痛苦悲切地说上几句,或是几个含糊不清的字,就摆头而去。佛陀“临命终时,自知时至”,头脑清清楚楚,自在安详地“为诸弟子”,说2300多字的“遗嘱”法要。这就是大觉者跟凡人的又一区别之点。  古往今来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53546158.html
  • 信仰佛教的好处

    自己承当。因此,人人要刻苦耐劳,努力奋斗,为了明日,必须献出今天!没有辛勤的耕耘,哪会有丰硕的收获呢?  佛教劝人要“少欲知足”,并没有要人逃避责任。佛教要人“铁肩担道义”,不能做独善其身的“”,...佛教的好处,首先要声明的是:这并不意味着信仰其他的宗教就不能得到好处。诚如张澄基博士在《什么是佛法》一书所说的:“佛法绝不诋毁其他宗教。佛法相信众生根器不同,教导的方法不能泥一。”因此,“各种宗教和...

    林世敏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574347598.html
  • 黄檗的骂

    黄檗便咄骂着:  “这,吾早知捏怪,当砍汝胫。”  於是那僧人听,也就叹道:“真大乘法器。”说完这话就不见。  对童酒糟,黄檗要咄骂着。对这在水波上行走的,黄檗也咄骂着。这因为生活是清明的...的见,只有空空的归宿,那就是一个空谷。只有轻巧的,才会入於空谷。只有跛的,才会以为轻巧。  生活原是粗冷的,只不过,  “花簇簇,锦簇簇,南方竹兮北方木。”(雪窦颂)  南山之竹,英姿挺,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4149129.html
  • 加强教团组织的办法

    两者都不会给人良好的形象。活动太世俗化,如只注重康乐,不注重修持弘法活动,将使教团社团化,给人一个俱乐部的形象。活动太出世化,只顾念经坐禅,给人一种的形象,因此教团必须两者并重。  活动的组织要...--  佛团出世味太浓,只顾念佛、拜佛、学佛,偶而辨一些慈善活动,对国家社会大事不闻不问的态度,加深外人认为佛教是消极思想的误解。  引言  早期大马的佛教组织是寺庙。这些寺庙是各别族群膜拜的场所,...

    洪祖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85549161.html
  • 禅宗在近代上海的流传

    起的机会,如此则做一也很为难。故要去泥存水,方为永断根本无明,如此才是成佛。到了无明永断的时候,可以任你十方世界现身说法,如观音菩萨三十二应,应以何身得度者,即现何身而为说法。任你淫房酒肆,...痴爱泯灭,所有这身子痛痒苦乐,饥寒饱暖,荣辱生死,祸福吉凶,毁誉得丧,安危险夷,一概置之度外,这样才算放下。一放下,一切放下,永放下,叫作万缘放下。万缘放下,妄想消,分别不起,执着远离。至此一念不...

    觉醒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4450535.html
  • 广钦老和尚云水记

    做个还不行,应下山弘化,广 渡群迷,就在五十五岁下山。两年后,因自认为与台湾的佛教徒有缘,就从福建 渡海到台湾,从基隆港上岸,起先住在新店空军公墓附近的日式空屋,然后在新 店后街的山壁上开凿广...粗茶淡饭、耕自食。’‘这是百丈清规的规矩。’‘规矩一立下,大家都要 这么做。’‘百丈清规在这里有无补充?’‘没有。’‘年头不一样,怎么可 能都一样呢?’‘从前出家和现在出家是不一样。’[意谓:纲维应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52251442.html
  • 六度四摄

    我,反而更大、更高,更能成就一切,完成一切。   二、四愿   □众生无边誓愿度:我们学佛,除非甘心做个小乘的,否则弘法度众就是我们责无旁贷的使命,所谓“弘法为家务、利生是事业”,因此,只要...壹.前言   我们做任何事情,一定要先订定目标,有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;有方向,做事才能着力。订定目标就是“立志”,在佛教称为“发心立愿”。   贰.何谓发心立愿   发心立愿,是学佛的根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55852749.html